学史力行,实干为民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省版权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,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、观照现实、推动工作结合起来,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。从群众的利益出发,从细微处着手,中心将宣传调研深入各个创意单位,将版权服务植入著作权人手机端,将线上版权课堂开入全省每个区县,打通服务著作权人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通过对著作权人的实地调研,调整校正工作方向。
根据要求,中心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第一步,为了解著作权人的需求和版权保护工作中的痛点、难点,中心组织前往成都因澈思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、沈蓉辉美术工作室等创意密集单位进行调研。从调研中了解到,有的著作权人苦于没有营销团队来帮助原创作品实现交易;有的著作权人难在作品创意在完善过程中即被盗用;有的著作权人惑于作品登记在维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等等。因此,从版权和专利、商标的差别此类基础问题,到《新著作权法》对于作品和作品类型的重新定义,中心在察访著作权人需求的同时现场进行版权知识宣讲,解答了他们的疑惑。
中心计划将定期调研常态化长效化,开门听取意见和建议,走出去、沉下去,将着力解决著作权人“急难愁盼”问题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。
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便捷服务,健全版权公共服务体系。
根据《关于深入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结合各行各业实际,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,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,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,中心于4.26国际知识产权日前推出全新微信公众服务号:“四川版权在线”。新改版的微信公众号分为版权资讯、版权服务、个人中心三大板块,著作权人可以在手机移动端轻松实现作品在线登记、办理作品登记相关业务、查询作品登记进程、了解版权资讯和相关法律法规等。
微信公众号开通至今仅5个月,已有注册用户2409人,通过微信号进行作品登记的数量也在逐月递增,4—10月的总登记数量达到8826件。
通过线上版权课堂进行宣传,营造全社会重视版权保护的氛围。
10月28日,省版权中心就著作权人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线上版权课堂,对著作权人讲解新时代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;对四川版权综合服务平台的操作展开培训;对著作权的内涵外延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阐释;对作品登记的作用及流程进行宣讲。来自全省的196位著作权自然人、法人单位代表参与此次授课,在课堂上积极互动、踊跃提问。本次版权课堂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,并获得著作权人的普遍认可。
承诺就是责任,问题就是方向,中心将以此为目标,着力把组织资源和服务功能做到最大化、最优化,持续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,切实把好事办实,把实事办好,办到群众心坎上。





